2020年四季度企业景气指数稳步提升
发布日期:2021-02-20信息来源:株洲统计局
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, 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共抗疫情,加速推进复工复产,扎实做好“六稳”工作,全面落实“六保”任务,全市经济呈现快速复苏回暖、结构持续优化的运行态势。据对全市1603家企业的景气调查显示,企业景气指数为124.65,较三季度提高2.92个百分点,由一季度(97.81)的“微弱不景气”区间、二季度(113.59)的“相对景气”区间重新回到“较为景气”区间;反映企业未来景气预判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3.92,高于三季度3.37个百分点,由一季度(100.07)的“微景气”区间、二季度(111.73)的“相对景气”区间回升到三季度(120.54)的“较为景气”区间,两项指数均呈现逐季回升的良好势头。
一、企业生产经营主要特点
(一)企业运行在“较为景气”区间。四季度全市企业景气指数为124.65,运行在“较为景气”区间。分行业看,住宿和餐饮业景气指数达160、工业145.13、批发零售业139.09、建筑业127.82、服务业112.49、房地产业110,从各行业所处的区间来看,住宿和餐饮业处于较强景气区间,工业、批发零售业和建筑业处于较为景气区间,服务业和房地产开发业处于相对景气区间。
(二)企业生产经营向好。据对全市1603家“四上”企业的景气调查问卷显示:对本季度本企业经营状况的综合评价认为“良好”的占33.4%,认为“一般”的占58.7%,两者合计占比达92.1%,比三季度提高2.1个百分点。而认为“不佳”的企业占比仅7.9%,比三季度下降2.1个百分点。从分行业所持比例看,持“良好”和“一般”态度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及住宿餐饮业为100%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为98.2%、资质以上建筑业占94.6%、规模以上服务业占88.5%、房地产业占86.5%。
(三)盈利能力增强。调查企业中认为本季度盈利比上季度“增加”和“持平”的占75%,比三季度提高3.7个百分点;而盈利“减少”的企业占比为25%,比三季度下降3.7个百分点。分行业看,盈利“增加”与“持平”占比最高的住宿和餐饮业达100%,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为90.9%、建筑业为88.2%、服务业为79.9%、房地产业为58.2%。
(四)用工需求增加。从本季度用工需求与上季度对比情况看,用工需求“上升”的占11.5%,比三季度提高3.3个百分点;基本“持平”的占81.9%,比三季度下降0.6个百分点;“上升”与“持平”的企业占比合计为93.4%,比三季度提高2.7个百分点;而用工需求“下降”的企业仅占6.6%。分行业看,用工需求“上升”与“基本持平”占比最高的住宿和餐饮达100%,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为90.9%、建筑业为88.2%、服务业为79.9%、房地产业为58.2%。
(五)产品订货形势向好。从本季度接到的业务预定量与上季度对比来看,“高于正常水平”的占6%,比三季度提高2.2个百分点;75.7%的企业“处于正常水平”,高于三季度1.4个百分点;“低于正常水平”的企业占比由三季度的21.9%下降到18.3%。从行业看,批发零售业“高于或处于正常水平”的企业占95.5%,其次是工业94.2%,建筑业86.7%,住宿和餐饮业83.3%,服务业74.4%,房地产开发业70.1%。
二、企业发展信心增强
(一)企业对未来发展的预期向好。四季度全市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3.92,处于“较为景气”区间。分行业看,住宿和餐饮业、工业、批发和零售业、建筑业4个行业的信心指数超过120,分别为166.67%、143.84%、137.27和126.97%,分别高于即期景气指数26.67、2.44、7.27和1.54个百分点,企业对未来的发展信心不断增强。对下季度本企业经营状况的合理预期持“乐观”和“一般”态度的企业占91.9%,比三季度提高0.4个百分点;对下季度本行业运行状况的合理预期持“乐观”和“一般”态度的占92.6%,比三季度提高0.4个百分点;对下季度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合理预期持“乐观”和“一般”态度的占93.2%,比三季度提高0.7个百分点,未来预期总体向好。
(二)政策扶持受益面扩大。调查显示,四季度全市有46%的企业受益于相关政策的帮助和扶持,较三季度提高1.5个百分点,政策受益面不断扩大。受益的政策措施主要集中于减税降费(59%)、简政放权(16.5%)、降息(9.3%)、创新支持(6.9%)和“互联网+”扶持政策(4.4%)等5个方面。
三、值得关注的问题
一是企业投资意愿不强。调查显示,四季度,有78.7%的企业预计下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去年同期水平,8.6%企业预计下季度投资同比增加,有12.7%的企业预计下季度投资减少。企业投资意愿不强,后期发展受到制约。
二是资金周转较为紧张。调查显示,四季度企业资金周转基本正常的企业占77.1%,充裕的占2.2%,而资金紧张的企业占比超过二成,达20.7%。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货款回笼慢(28%)、融资难(19.3%)、融资成本高(18.4%)、工资等刚性支出多(17.1%)、存货占用资金多(11.4%)等5个方面。拓宽企业融资渠道、创新融资产品和服务、加强信贷投放、降低融资成本,亟待各级政府和部门为企业纾难解困。
责任编辑:普查中心